linux常见问题解决

1. How to remove ^M in a shell script

solution:

sed -i ‘s/^M//g’ script.sh (input “^M” by Ctrl+v, Ctrl+m)

 

2.crontab输出结果控制 问题:

若在root用户下可执行脚本,而定时任务不执行,则需要检查环境变量。

/var/spool/clientmqueue目录占用空间超过100G

原因:cron中执行的程序有输出内容,输出内容会以邮件形式发给cron的用户,

而sendmail没有启动所以就产生了/var/spool/clientmqueue目录下的那些文件,

日积月累可能撑破磁盘。

解决:

1)直接手动删除:ls |xargs rm -f ;

2)彻底解决:在cron的自动执行语句后加上 >/dev/null 2>&1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3.telnet很慢/ssh很慢

问题:某天研发某同事说10.50访问10.52memcached服务异 常,

让我们检查下看网络/服务/系统是否有异常。检查发现系统正常,

服务正常,10.50ping10.52也正常,但10.50telnet10.52 很慢。

同时发现该机器的namesever是不起作用的。

原因:because your PC doesn’t do a reverse DNS lookup on your IP then…

when you telnet/ftp into your linux box, it’ll do a dns lookup on you。

解决:

1)修改/etc/hosts使hostname和ip对应;

2)在/etc/resolv.conf注释掉nameserver或者找一个“活的”nameserver。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4.Read-only file system

问题:同事在mysql里建表建不成功,提示如下:

mysql>create table wosontest (colddname1 char(1));

ERROR 1005 (HY000): Can’t create table ‘wosontest’ (errno: 30)

经检查mysql用户权限以及相关目录权限没问题;用perror 30提示信息为:

OS error code 30: Read-only file system

可能原因:

1)文件系统损坏;

2)磁盘又坏道;

3)fstab文件配置错误,如分区格式错误错误(将ntfs写成了fat)、配置指令拼写错误等。

解决:

1)由于是测试机,重启机器后恢复;

2)网上说用mount可解决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5.文件删了磁盘空间没释放 问题:

某天发现某台机器df -h已用磁盘空间为90G,而du -sh /*显示所有使用空间加起来才30G,

囧。 原因:可能某人直接用rm删除某个正在写的文件,导致文件删了但磁盘空间没释放的问题

解决:

1)最简单重启系统或者重启相关服务。

2)干掉进程 /usr/sbin/lsof|grep deleted ora 25575 data 33u REG

65,65 4294983680 /oradata/DATAPRE/UNDOTBS009.dbf (deleted)

从lsof的输出中,我们可以发现pid为25575的进程持有着以文件描述号(fd)

为 33打开的文件/oradata/DATAPRE/UNDOTBS009.dbf。在我们找到了

这个文件之后可以通过结束进程的方式来释放被占用的空 间:

echo > /proc/25575/fd/33 3)删除正在写的文件一般用 cat /dev/null > file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6.find文件提升性能

问题:在tmp目录下有大量包含picture_*的临时文件,每天晚上2:30对一天前的

文件进行清理。之前在crontab下跑如下脚本,但是发现脚本效率很低,每次执行时

负载猛涨,影响到其他服务。

#!/bin/sh find /tmp -name “picture_*” -mtime +1 -exec rm -f {} ;

原因:目录下有大量文件,用find很耗资源。

解决: #!/bin/sh cd /tmp time=`date -d “2 day ago” “+

%b %d”` ls -l|grep “picture” |grep “$time”|awk ‘{print $NF}’|xargs rm -rf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7.获取不了网关mac地址 问题:从2.14到3.65(映射地址2.141)网络不通,

但是从3端的其他机器到3.65网络OK。

原因: # arp Address HWtype HWaddress Flags Mask Iface 192.168.3.254

ether incomplet CM

bond0 表面现象是机器自动获取不了网关MAC地址,网络工程师说是网络设备的问题,

具体不清。

解决: arp绑定,arp -i bond0 -s 192.168.3.254 00:00:5e:00:01:64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8.http服务无法启动一例 问题:某天研发某同事说网站前端环境http无法启动,

我上去看了下。

报如下错:

/etc/init.d/httpd start Starting httpd: [Sat Jan 29 17:49:00 2011] [warn] module

antibot_module is already loaded, skipping Use proxy forward as remote ip :

true. Antibot exclude pattern : .*.[(js|css|jpg|gif|png)] Antibot seed check pattern

: login (98)Address already in use: make_sock: could not bind to address [::]:7080

(98)Address already in use: make_sock: could not bind to address 0.0.0.0:7080

no listening sockets available, shutting down Unable to open log [FAILED]

原因:

1)端口被占用:表面看是7080端口被占用,于是netstat -npl|grep 7080看了下

发现7080没有占用; 2)在配置文件中重复写了端口,如果在以下两个文件同时写了

Listen 7080 /etc/httpd/conf/http.conf /etc/httpd/conf.d/t.10086.cn.conf

解决: 注释掉/etc/httpd/conf.d/t.10086.cn.conf的Listen 7080,重启,OK。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9.too many open file

问题:报too many open file错误

解决:终极解决方案

echo “” >> /etc/security/limits.conf

echo “* soft nproc 65535″ >> /etc/security/limits.conf

echo “* hard nproc 65535″ >> /etc/security/limits.conf

echo “* soft nofile 65535″ >> /etc/security/limits.conf

echo “* hard nofile 65535″ >> /etc/security/limits.conf

echo “” >> /root/.bash_profile

echo “ulimit -n 65535″ >> /root/.bash_profile

echo “ulimit -u 65535″ >> /root/.bash_profile

最后重启机器 或者执行 ulimit -u 655345 && ulimit -n 65535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 

10. overwrite file without prompt

you can realize it by input the following command directly

[root@linuxtest ~]# \cp -rf zongguofeng linuxzgf

[root@linuxtest ~]#

 

11.ibdata1和mysql-bin致磁盘空间问题 问题:2.51磁盘空间报警,经查发现ibdata1

和mysql-bin日志占用空间太多(其中ibdata1超过120G,mysql-bin超过80G)

原因:ibdata1是存储格式,在INNODB类型数据状态下,ibdata1用来存储文件的数据和索引,

而库名的文件夹里的那些表文件只是结构而已。

innodb存储引擎有两种表空间的管理方式,

分别是:

1)共享表空间(可拆分为多个小的表空间文件),这个是我们目前多数数据库使用的方法;

2)独立表空间,每一个表有一个独立的表空间(磁盘文件)

对于两种管理方式,各有优劣,

具体如下:

①共享表空间: 优点:可以将表空间分成多个文件存放到不同的磁盘上(表空间文件大小

不受表大小的限制,一个表可以分布在不同步的文件上)。 缺点:所有数据和索引存放在

一个文件中,则随着数据的增加,将会有一个很大的文件,虽然可以把一个大文件分成多

个小文件,但是多个表及索引在表空间中混合存储,这样如果对于一个表做了大量删除

操作后表空间中将有大量空隙。对于共享表空间管理的方式下,一旦表空间被 分配,就不

能再回缩了。当出现临时建索引或是创建一个临时表的操作表空间扩大后,就是删除相关

的表也没办法回缩那部分空间了。

②独立表空间:在配置文件(my.cnf)中设置: innodb_file_per_table

特点:每个表都有自已独立的表空间;每个表的数据和索引都会存在自已的表空间中。

优点:表空间对应的磁盘空间可以被收回(Drop table操作自动回收表空间,如果对于

删除大量数据后的表可以通过:alter table tbl_name engine=innodb;回缩不用的空间。

缺点:如果单表增加过大,如超过100G,性能也会受到影响。在这种情况下,如果使用

共享表空间可以把文件分 开,但有同样有一个问题,如果访问的范围过大同样会访问

多个文件,一样会比较慢。如果使用独立表空间,可以考虑使用分区表的方法,在一定

程度上缓解问题。 此外,当启用独立表空间模式时,需要合理调整innodb_open_files

参数的设置。 解决: 1)ibdata1数据太大:只能通过dump,导出建库的sql语句,再

重建的方法。

2)mysql-bin Log太大:

①手动删除: 删除某个日志:mysql>PURGE MASTER LOGS TO ‘mysql-bin.010′;

删除某天前的日志:mysql>PURGE MASTER LOGS BEFORE ’2010-12-22 13:00:00′;

②在/etc/my.cnf里设置只保存N天的bin-log日志 expire_logs_days = 30 //Binary Log

自动删除的天数 ———————

本文来自 KISSING_hu 的CSDN 博客 ,

全文地址请点击:https://blog.csdn.net/KISSING_hu/article/details/42113261?utm_source=copy

Leave a Reply